微观上粒子层面的确定因果,宏观上物质层面的确定因果,即自然科学所研究的规律。
某种意识以某种方式持续观察物质会得到某种确定的结果,即为 「因果」。
没有所谓最初或最后的意识或物质,只有当下可能的意识或物质。
人不是唯一的观察者,有意识的存在皆可观察。粒子观察则粒子存在,人观察则物质存在。
所有「确定性」都始终以 「可能性」 的形式或状态潜伏在「不确定」之下。
意识是感知的能力,可以说是一种「确定性」的过滤器或识别器 ,而观察就是其过滤或识别的行为。
当「不确定」被观察到,「确定」即刻以某种形式或状态浮现。
从「最初」到「最终」,自始至终都没有「真正的」确定性,有的只是可能性。
理论与实践驱生「观念」,而后 「共识」 出现, 「规则」 形成。
「自我」对 「意义」的解释有无数种,由观念决定。不同的观念产生不同角度和方向的观察,得到不同的确定因果。